我的孩子要上我怎么办
胡炳山: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我的孩子要上我怎么办》🎬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复兴的进程、奇迹的创造,无疑离不开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有效支撑。
近年来,军队政治工作在实现“互联网+政治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广大官兵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军队政治工作迎“网”而上,关键是要以时代要求重新审视传统政治工作,努力做到网络载体与政工本体有机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无缝对接,切实推进政治工作运行方式向科学化转变、政治工作业务向在线化转变、思想教育模式向预见化转变。其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打造适应军队政治工作需要、符合广大官兵需求的优质网络平台,依靠网络平台提高政治工作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确保政治工作横向覆盖多领域、纵向贯穿全系统。,第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上海的实践来看,城市基层党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社区党建、街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而具有自身的一些重点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使命和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崇高使命和理想,揭示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发展规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彰显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而实现这样的崇高使命和理想,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雄伟、最壮丽的事业,也是最艰巨、最复杂的任务。这意味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不断改造,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意味着人类社会新的历史、新的纪元的不断开辟,其内在逻辑前提就是进行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这也就是为什么列宁在评价马克思主义时强调它“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深刻道理所在。
做一个担当的人。对领导干部来说,有职就有责,有责要担当,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领导干部要对责任担当有清醒的认识,不愿担责就不要当领导,不能担责就不该当领导,不敢担责就不配当领导,绝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对领导干部来说,“避事”而不积极干事,“躲事”而不认真处事,就是最大的羞耻。要坚持干事导向,不能怕出错就不干事、怕麻烦就不抓事、怕吃亏就不揽事,不能遇到好事就“抢篮球”,遇到难事就“踢皮球”,遇到琐事就打“擦边球”。只有想干事、勤干事,才能干成事、干好事。困难面前,最能考验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这难那难,克难就不难。领导干部作为单位建设的“主心骨”,唯有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面对困难不胆怯,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推动建设、促进发展。,一个人如果心态不好,表现出来,或悲观、或自满、或急躁、或焦虑、或脆弱、或自暴自弃,不仅影响个人的事业,也影响到家人、同事、朋友和周边环境。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待组织和事业,导致心理失衡,最后背离初心。比如:有人凡事犹犹豫豫、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遇到困难胆战心惊,遇到矛盾裹足不前;有人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追求生活享乐,导致作风出问题;有人过分看重待遇,斤斤计较得失,抵不住金钱诱惑,最终被人围猎利用;有人权力欲膨胀,买官卖官,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凡此种种,立此存照,从反面印证保持良好心态极端重要。
汲取深刻教训,筑牢思想防线。诸多腐败案例表明,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高级干部之所以违法乱纪,根源就在于思想上出了问题。有些腐败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些领导干部工作经历丰富,业务能力很强,被组织寄予厚望,却因为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导致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漠、自我约束不严,一步步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教训极其深刻!我们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有组织的人。每一项工作成绩、每一次成长进步,固然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根本上都是组织给予的认可和机会,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离开了组织,个人将一事无成。因此,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底线思维,心存戒惧,敬畏组织、敬畏法纪,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优化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党的建设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关系到国家治理制度安排的效能。地方党委(党组)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本地本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两个《条例》着眼理顺地方党委(党组)运行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促进地方领导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編輯:Starr】
相关新闻
- 黄庭满:关于当今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三点梳理和认识 2023-05-31 06:53
- 刘成友:最好的支持是“容错” 2023-05-31 06:45
- 深学马列经典 夯实理论功底 2023-05-31 06:43
- 王海滨: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023-05-31 06:58
- 刘敬鲁:推动我国管理哲学创新发展 2023-05-31 06:56
相关新发布
- 马魁:按照“三个转变”要求强化政治工作 2023-05-31 06:29
- 朱永新:当好“扩音器”,做好“共鸣箱” 2023-05-31 06:59
- 崔唯航:从“政治经济学”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2023-05-31 07:14
- 吴焰:走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这盘棋 2023-05-31 06:28
- 付文忠:以辩证思维驾驭矛盾、引领时代 2023-05-31 07:14